與瑜伽習練者孫繼紅的對話:將自己融入天地,學習踐行古典瑜伽
所屬分類:企業動態
點擊次數:864
添加時間:2020-07-10
我的瑜伽老師們知道我最早學習占星學,他們把占星學比作一種認知療法。認知療法相當于我們在信念體層面大約一個木星周期的工作,而我們需要對信念體影響下的情緒體去做大約一個土星周期的工作。當情緒體沒完沒了的表達、成為一種戲劇化的派生情緒反復“發作”時,你就需要去打斷它,這就需要在能量體上進行大約一個火星周期的工作?!?br />
——孫繼紅
最近大家都在聊《乘風破浪的姐姐》。什么樣的人才能被稱為“乘風破浪的姐姐”呢?繼紅可能是這樣一位。在很多年中,這位南交白羊的“姐姐”非常低調地一個人、一匹馬(若道君想象中的),從中國到印度到美國到歐洲,在中西方占星學、心理學、印度吠檀多和瑜伽等各個學派的大師身邊孜孜不倦地求取“真經”。
繼紅總是謙虛地說自己最喜歡做的角色就是老師身邊的“書童”——跟著老師學習,踐行老師的教導,并觀察他們怎么療愈他人,同時,參與并服務這個治療過程中咨訪雙方。
這次若道有幸請她開設【古典瑜伽與占星學】,因此對她進行了采訪。在第二次采訪前,正值夏至,她又跑到川滇地區去跟中醫去了,剛剛跟著中醫師們在山上采藥回來。我們就從這里聊起來。
從資深媒體人到中醫到占星
問
你走入這個自我求索的大門,就是從學中醫、對身體的關注開始的,是嗎?
答
是的,非典之后那會兒,因為電視臺的一些工作,接觸到中醫。我自己本身屬于身體較弱、元氣不足、性格偏內向的人,當時也很想學習自我保健養生等方面的知識。
因為工作的機會,接觸到一些比較好的老師,比如那時在北京中醫藥大學的晚間開放學堂聽一些學院派的老師們講《內經》《傷寒論》及醫案等,對中醫涉獵到的醫易同源有了最初一些簡單的認知;同時老師們也教授一些簡單的練習方法,如站樁、八段錦等。我一直不怎么愛動身體,只是頭腦好奇想知道中醫的六技(導引、按蹺、砭、針、灸、藥)之間的原理關系等,索性也就跟著學和跟著練。
問
那怎么又走到占星學這條跑道了?
答
起初感受到那些底蘊豐厚的中醫大家們宣講的都是中醫學背后的易理真傳、象數、醫易同源等形而上的東方哲學認知,所以慢慢就對“醫”后的“易”等玄奧的神秘學感興趣了。
在這個過程中接觸到東方的相術、河圖洛書、先后天八卦、二十八星宿、七政四余、紫微斗數、娛樂占星等等。我當時買了很多的書看。但東方神秘學入門不太容易,易學更難精,當時有很多困惑,也不知去哪能求教到整合東西方玄學的向導,只能自己看著圖文并茂的書摸索。
不過非常巧的是,2010年10月14日,大衛·瑞雷老師來到中醫藥大學開講座。那天真的很特別,是大衛老師的生日,也是他第一次來到中國開講座。大衛老師西方人的視角及西方占星邏輯下從宏觀到微觀,從歷史到現代、從心理學到人本占星學的闡述,及他對占星學的情懷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隨后2010年那個金秋開始就跟著大衛老師系統學習西方占星學。
大衛·瑞雷老師天秤座式的敞開包容,帶領中國學子走向世界占星界的舞臺,又持續引入了享譽世界的占星各流派大師們來到中國,給了中國學生更多選擇,如同星際穿越東西的彩虹橋上的大天使,至今中國的占星學子們都在深深受益著他的恩澤!
2011年秋季在上海又遇見了首次來華的斯蒂芬·弗里斯特老師,他整合進化占星學與形而上神秘學領域的體驗,上觀天文,下通地理,中知人事、人類學、社會學,縱覽宇宙自然大觀園;前知歷史,后曉哲學,橫看意識進化之光年,左享藝術,右論宗教,跨越時空多維度的應用于占星學領域的解構引起當年中國占星學子很大的震撼。
斯蒂芬老師教導我見習占星學要拓展占星圈以外的領域,同時給了我很多摩羯般的框架格局,拓展意識進化的廣博視野,及在占星學以外關于意識進化的體驗心得與方法,以及他寶貴的個人生命經驗的傳奇穿越與習得感悟等,引發我很多思考!深深感謝感念感恩這兩位占星學上的恩師的開啟與引領!
繼紅從2010年開始跟著大衛老師學習,成為若道的首屆學員,后來又跟著若道請來的各位大師學習,在早年若道的各個課程和工作坊上,總是能看到繼紅的身影。2013年,她也成為國內首屆(2013年)獲得國際占星研究協會(ISAR)認證的職業占星師。
瑜伽意識的開啟
當走上個人成長的道路,我們總會在某個路口遇見為自己穿針引線的魔法師赫爾墨斯,為我們指引下一段探索之旅。這對于星圖上有很多能量在三宮和九宮的繼紅來說尤為如此。2012年春夏之交,繼紅和其他幾位學員在大衛老師的帶領下,去往美國參加占星大會。提起那次經歷,她到現在依然充滿了興奮與感嘆。
2012年,我和若道首屆畢業的幾個同學一起跟著大衛老師去美國占星大會。會議上,你可以看見各個流派的占星師,那些你聽說過的人、你讀過他們書的人就在你的眼前,可以和他們交流,現在說起來都覺得很興奮。
會議上有很多講座。我當時英語有限,更多是用身心在感受整個場域,非常感念當年一起同行的Heather、XinXin、Felicia、Tanya等姐妹們。
當時印象至深的是,印度占星師們的演講有一些特別,因為他們可以通過許多非語言的方式,如星圖儀式、簡單的瑜伽體式、調息、冥想等練習等來交流。我還記得在一個講座中,一個印度占星師穿著印度傳統服飾,在做一些類似星圖能量開啟的儀式。他當時在現場做個案演示,是根據這個人的出生星圖做出簡短的解讀,然后用瑜伽來做結合。
我看到他用占星學和瑜伽做解讀和治療,我雖然不知道那是什么方法,但這樣的方式讓我很感興趣,就想去了解。
東方哲學的精神內核是“天人一體”,就像我們常在占星學里聽到的“天上如是,地上亦然”。占星學是了解宇宙韻律的智慧工具,但如何將它與身心療愈更好的結合在一起,太陽在金牛座的繼紅感覺印度似乎能為她提供這把鑰匙。美國占星大會后,她在同年年底短暫去往印度,由此拉開了她七八年持續不斷的印度靜修學習過程。
問
這幾年印度也在國內的身心靈圈流行起來。在印度,你和別人說你是占星師嗎?
答
在印度占星師很受歡迎和尊重,當你和普通的印度人說自己是占星師的時候,對方都立刻充滿崇敬之情。
印度的吠陀文化當中不僅有吠陀占星學,阿育吠陀醫學,瑜伽心理學(類似于超個人心理學),瑜伽哲學(印度六派哲學之一),還有瑜伽理療等可實踐的哲學,比如在大部分靜修學院,都有各個流派的占星師(來自于印度及世界各地)、阿育吠陀醫師、心理治療師(各個流派及工作趨向)、瑜伽健康理療師、順勢療法醫師,他們作為一個整體是共同工作在某一個體的不同層面的,印度文化非常包容和尊重不同領域和不同取向的工作方式。
印度的許多建筑風格都是含有明顯的瑜伽元素,星座象征,行星符號,在各個靜修學院及大機場的休息室,都有免費或收費的占星師在那里靜候為大眾提供解星圖解讀。
問
那么你在印度如何開始學習瑜伽?
答
其實,我的瑜伽學習要分為幾個階段,不僅僅在印度,后來也實踐在印度瑜伽文化傳承下的其他國家和地區。
第一個階段,是在印度傳統的靜修學院初期的浸潤式體驗,主要側重整體瑜伽哲學的理論認知。在我去剛印度的時候,是在印度北部的瑜伽圣城瑞詩凱詩,后來在向更北部幾乎靠近印中邊境的一個小村莊,在那里可以直接看到對面的西藏阿里地區。那里有座小小的靜修院是源于印巴邊境(早年印巴還是一個國家)的一個古老傳承學院,那個傳承講的瑜伽即是冥想。
瑜伽哲學有點像是我們的禪宗講參悟的一個過程,那個傳承講的瑜伽即是冥想,而參悟的過程中一些必要的身體上瑜伽體式練習,呼吸法練習都是為了更好幫助冥想者全然進入冥想狀態。
學院必修課包括每日四個小時的冥想(圣王瑜伽);兩個小時的哲學課及開示(智慧瑜伽);一個小時的唱誦(奉愛瑜伽);一個小時的體式課選修。其他時間須被分配參與到學院所有事務工作(屬于行動瑜伽或稱為業力瑜伽,從幫廚、切菜、洗碗、洗廁所、掃落葉、打掃公共區域衛生、垃圾分類、食物殘渣和著牛糞施肥、喂牛......到迎來送往世界各地來的學院和訪客從入住到離開辦理等一些行政事務等;包括服務實習在靜修學院附屬的學校、醫院診所的短期教學的工作)。
當時我是一個頭腦型的人,不太喜歡動身體,包括去做很多行動瑜伽的那些工作,都有些不太習慣也不太情愿,只是更喜歡聽那些斯瓦米(瑜伽傳承對出家老師的稱呼)講的梵我合一哲學和不二論的問答開示等。
但印度的靜修院旨在培養世界各地來訪學員身心全面體驗,從腦區(智慧瑜伽)到心區(奉愛瑜伽)到身軀(行動瑜伽)全面發展(圣王瑜伽),為此有嚴格的規定及約束,因此也不得不參與到自己不擅長,偶時還帶入些情緒或評判的那些身體等事務勞作,那對于我的Ego是個很好的修煉。
總的來看,那個小小的靜修院整體的學習生活還是很金牛座的,日出前而坐(冥想);日落而息(唱誦);每日規律的穩態的身體練習、情緒管理、頭腦覺察的各種練習,覆蓋到瑜伽四道(哲學的智慧瑜伽,心理學的奉愛瑜伽,執行力的行動瑜伽,身體功夫的圣王瑜加);整合到瑜伽五要(適當的身體體式練習,恰當的呼吸練習,必要的放松休息術練習,健康的瑜伽飲食,正念思考與冥想)。
那段學習時光讓我從古典瑜伽(廣義瑜伽)的視角去感受體驗著不同于國內瑜伽館里側重肌肉骨骼正位理療(狹義的瑜伽)的整體瑜伽。
第二個階段的學習是封閉式集中訓練開始側重專注在身體體式、呼吸法、休息術、感官收攝、冥想技術等。后來在其他傳承的不同流派的瑜伽學院開始了封閉式的系統學習。
這些流派都源于印度偉大的圣人希瓦南達大師(Sivananda)的傳承,這位出身貴族處女座圣人早年是一位行醫在印度本土及其他亞洲國家的醫生,而后在印度北部創立了神圣生命學院(DLS),整合瑜伽吠檀多中心的前身;隨后其幾位主要弟子基于他的教導分別在瑞詩凱詩、加爾各答、及遠渡重洋到達了加拿大及美國創立了國際瑜伽吠檀多中心。
在前后幾年的時間里,我分別往返于這一個傳承的幾個流派的瑜伽學院及中心系統學習。比起早期在金牛座式學院里的相對穩定的學習生活,后期的系統化的封閉式的訓練是有些軍事化強度的,需要適應摩羯座化管理的同時,更需要在學習的過程中非常處女座式的細節定位與量化定向。
那個階段每次持續至少四十天到長達四個月的學習加服務時間,從每日凌晨日出前一個小時的呼吸法練習,到日出后兩個小時的高強度的體式練習,白天三四個小時的瑜伽哲學、瑜伽心理學、瑜伽生物能量學、生理解剖學、梵文等的理論學習都是必修且閉卷考試的課程內容。在這繁重的訓練學習期間仍然會被分配到各種想象的到及想象不到的行動瑜伽的事務勞作中。
這樣的瑜伽生活讓人們更珍惜專注在當下,無暇焦慮于未來,更沒時間抑郁在過往;在瑜伽學院里也見證了一些長期心理疾患的學員在訓練有素的瑜伽生活中帶來的改變。
第三個階段是跟隨兼容并蓄于印度古典瑜伽傳承與現代人本心理學、超個人心理學、曾在印度沉寂多年修練、又再次返回到西方社會,用現代語境傳播印度古典瑜伽的西方瑜伽大師們的學習過程。
在那段往返于印度與北美的瑜伽生活中,我也接觸到了跨越東西方文化,穿越古今時空語境,從印度積淀而歸的那些充滿人文情懷的西方瑜伽大師們,他們有的是整合了印度占星與阿育吠陀自然療法;有的是執筆了現代瑜伽之父克里希那瑪查雅(Krishnamacharya) 傳承下的幾個流派其教導精髓著書(如阿斯湯加瑜伽、艾揚戈瑜伽、維尼亞薩瑜伽、心之瑜伽等);有的是穿越了從出家印度到還俗西方世界大隱于世的種種。
在參與到他們開放式的學習期間,我漸進開始感受體驗到古典瑜伽核心精神的生活方式。
這其中對我個人影響最深的就是執筆《Yoga of Heart》,印度現代瑜伽之父克里希那瑪查雅(Krishnamacharya)的嫡傳弟子Mark Whitwell(下稱馬克)瑜伽恩師走入了我的瑜伽生活。
從過去印度學院傳承派瑜伽學習,到更注重不同流派瑜伽的整合應用,從最初在恩師的精神導師克里希那穆提的故居中心的偶遇,到而后到印度在恩師的瑜伽上師克瑞斯那瑪查亞創建的邁索爾學院的嫡傳,到后來在中國相聚,馬克老師一生跟隨很多隱居的祖師級大師。 讓古典瑜伽這普世長青哲學穿越印度跨越西方再度回到東方,流淌在鄰國同樣偉大的古國。
在這位金牛座瑜伽大師如如不動,舉重若輕,全然臨在每個當下的振頻中,我直接體驗到了古典瑜伽精神的精髓,合一于宇宙之愛成為那個偉大臨在。 在馬克老師身邊,我看到老師如何將瑜伽作為一個工具開啟人們的意識進化,就像若道的大師們將占星學作為一個工具,是為了完成我們個人的探索,意識的凈化與進化,對于這點,我非常有感受。在他的身邊,全然浸潤著。
他的瑜伽教學更就像超個人心理學的課堂,關注到每個人當下,承載著每個生命個體走向未來。通過古典瑜伽的生命精華,探索從自我的小世界到我們、到關系、到外在文化、到自然大世界;從內在與外在開放覺知的視角去重塑已有的經典流派。
瑜伽不是達成體式,而是移除障礙,讓體式自然達成,清除的障礙源于今生及往生繼承家庭的、社會的、集體的、負面的、限制性的行為、習氣、業力等。
這些在我們的星圖中都能找到,清除這些二元對立反應障礙的方法就在古典瑜伽中,除障的主要方式就是要與生命和解,與生命親密無間;生命有兩個面向,就是中華智慧傳統所說的陰陽,生命的力量與接納兩個面向,二者完美相融于你的呼吸中!
——馬克.懷特威爾
在物質身體上,馬克老師會給出很多有為法無為法統整精妙,語言直接智慧又不虛無縹緲,有很多方法達成瑜伽狀態,“體式于呼吸中帶來頭腦的清明,之后的禪定自然升起”。
在情緒體上,馬克老師會引導大家,體驗自己的情緒,引導轉化悲傷的表達,進入慈悲狀態,感受到眾生的慈悲的種子,進而穿越自己的陰暗,更想把光明帶給他人,經由不斷的練習不斷的體驗穿越,心境更寬闊了。
在信念體上,馬克老師強調體式無需刻意達到某個標準,無需自慚形穢,覺得自己不夠好,通過正確的觀念,穩態強大的實修練習(呼吸+體式),自然與自己的身體本源聯結,很多限制性信念自然解鎖,即刻達到當下的狀態,轉化即而發生。
馬克老師的古典瑜伽傳承從物質身體,到情緒體,到信念體,到能量體整合,使身心合一,在自我中解決二元對立,經由自我身上實現身心合一而流淌起來,進而互動愛自己也愛他人愛世界;從而釋放表達分享傳播這份本自具足之能量。
古典瑜伽大道至簡+練習強大;無為的智慧+有為的行動方法練習;讓你不沉溺且脫離過去的限制,又不讓你沉寂對未來的外來的期待,完全安住在當下,古典瑜伽幫助人走在自己的本自具足的生命的道路上。
問
你在若道開設的課程名稱叫“古典瑜伽與占星學”。說起瑜伽,我們的大腦中立刻浮現出多個瑜伽流派的名字,還閃現出健身房瑜伽課里各種揮汗如雨的復雜體式,而古典瑜伽并不為大眾熟知。什么是古典瑜伽?是瑜伽的一個派別嗎?它和它們有什么不同?
答
狹義瑜伽/小瑜伽/現代瑜伽:瑜伽當年進入到到西方世界時,避免意識形態部分的沖突,剝離了經典,而淪為了僅僅有體式的競技體操健身雜技,只注重肉身本身的練習。
廣義瑜伽/大瑜伽/古典瑜伽:真正的內涵是天人合一,形與神俱;整合身體與呼吸,身體與心理,內在與外在,陰與陽的過程。古典瑜伽的核心是用身體的動作幫助你的呼吸;動作呼吸合二為一;體式,呼吸,冥想,是自然發生的;如同雙魚座的母魚是本源的靈魂世界,與小魚顯化在塵世物質世界,中間的臍帶的聯結合一即古典瑜伽/大瑜伽YOGA。
坊間對瑜伽的認知,就像嚴肅占星和大眾的星座熱一樣,比如白羊座人會怎樣,雙魚座人會怎樣等等。這種標簽式的定格,也是瑜伽傳到西方世界的過程。瑜伽初到西方時,需要避開意識形態領域的沖突才能傳播開來,于是早期瑜伽士們就剝離了瑜伽中的經典部分,留有被西方人更看重的高難體式、如競技體操一樣甚至像是雜技的動作。
這些形而下的物質身體的練習,確實給西方人帶來體能上更陽剛的陽性力量,而瑜伽形而上的哲學部分在早年并沒有被西方人領悟到。
直到那些遠渡重洋的印度瑜伽士們在當地文化中可以果腹和生存下來后,他們高難體式、呼吸法和冥想狀態中腦波的狀態,令科學邏輯思維強大的西方人大開眼界。
西方科學界和心理學界研究發現冥想和呼吸會產生腦波和情緒體的變化,在這個基礎上,這些被當成實驗研究對象的瑜伽士們得到了相應的物質回報,在物質基礎上平穩后才真正開始在西方世界建立道場,進行瑜伽心理學、瑜伽哲學、印度經典精髓的傳播。這也是整合出世與入世法則很好的體現。
瑜伽是合一的過程,古典瑜伽的核心也是那個哲學命題,了知我是誰,是通過控制呼吸來調整身體的正位與內穩態(HomeStasis);進而控制心率變異性(HRV);從而使腦波更精微,頭腦即清明;身體、頭腦、心率通過呼吸達到內穩態從而合一;進而了悟到”我不是我的身體,我不是我的情緒,我不是我的念頭,我是誰?我是這個宇宙至美存在的化身......
身體是可見的有形層面,控制相對容易,心識是無形層面,控制更難。從身體到想法到源頭,瑜伽體式不是肢體運動,是為了打開氣通道,讓氣很好的在身體流通。這就是古典瑜伽的內在之道路。
若把瑜伽比作一棵生長千年的樹,那么古典瑜伽就是它的樹干、它的營養之根,我們通過古典瑜伽的哲學體系,再配合簡單易行的呼吸法及身體練習,可以讓我們從物理身體上、能量體、心智體上、甚至到靈魂體上能直接感受體驗到宇宙法則及其影響。
古典瑜伽的精髓被現代瑜伽之父——克里希那瑪查雅(Krishnamacharya)總結在《瑜伽之心(HOY)中。古典瑜伽并不是一個流派,而是它把瑜伽核心的東西提煉出來,然后安住在各個流派。它不要求改變你的傳統、信仰和流派,而是把呼吸和內在感受整合在一起、運用在各流派瑜伽中。
古典瑜伽的核心里,另外一個重點是瑜伽療愈,這是三位一體的多組關系流動的過程,如同存在人本主義心理學一樣,強調的并非某個流派和技法治療了人,而是以人為中心+積極的關注+關系療愈=改變即發生。
這樣背景下的治療 療效取決于三方面,一是如同心理學的咨訪關系中(咨詢師/治療師/瑜伽老師與來訪者/當事人/學生)雙方的信任關系這一容器;二是咨詢師/瑜伽老師在咨訪關系中的抱持及老師自我意識進化度;三是來訪者/當事人/學生的被支持性的存在與自由的敞開度。其療愈過程最終在學生的身體、能量體、心智體中自我穿越中完形,繼而喚醒自我內在的本自具足的光明本性,內在真我與宇宙本源聯結合一。
在這一療愈過程中,占星學如同精神分析、認知行為心理學一樣是可以更好的理解人的方法和工具;若能再結合瑜伽心理學這些偏存人本主義、完形的這個治療過程,進而超越個體的局限,以達到自我實現、自我奉獻的后人本、超個人的、整合身心與宇宙大系統的治療趨向,從我到我們,從雙魚的小魚到母魚,從小瑜伽到大瑜伽......
成長之路
在這幾年的瑜伽學習期間,繼紅成為國際瑜伽吠檀多中心(ISYVC)認證瑜伽健康教育咨詢師、古典瑜伽之心(HOY)全球認證嫡傳導師。
從2013開始,她每年都會去印度2-3次,每次在靜修院里停留2-3個月。后來,往返于印度與北美的瑜伽靜修院,她也在靜修院開始分享在若道學習的占星學及教授古典瑜伽。印度的靜修院里有從世界各地去的治療師,在這個過程中,她不但有機會觀察老師們是如何將不同領域的治療方法融合在一起工作的,還通過這些不同工作趨向的治療師們了解到其背后的治療流派。
個人成長之路需要通過不斷的學習與積累,這些年間,繼紅不僅持續師從并受益于若道各流派占星學大師的教導,跟隨印度的瑜伽大師們學習,還跟隨超個人心理學流派的療愈大師進行學習。
早期對她啟蒙的是一對低調的歐洲超個人心理學治療師R.C.夫婦,她曾往返于印度、香港、歐洲去拜訪并跟隨他們,開始是為了治療自己,后面是跟診,他們水瓶座般遠距離的低調的人類大愛從軀體治療到心靈開啟,從人本到內觀,深深流淌在她的心田。
對她影響至深的另一位重要恩師是德國心理學界德高望重的整合心理學家Heinrich Breuer,這位天蝎座的深度治療師如禪師一樣給了她直指心性的“點穴”,一如既往的慈愛的關注、睿智嚴謹的督導、悠揚的日耳曼小調、承載著她這些年來涕淚縱橫、酣暢淋漓、喜悅自在的由內而外的轉變。此外,Heinrich老師還引薦了在德國將心理治療和占星治療整合得很好的老師來教學分享這兩個領域整合治療的經驗。
——孫繼紅
最近大家都在聊《乘風破浪的姐姐》。什么樣的人才能被稱為“乘風破浪的姐姐”呢?繼紅可能是這樣一位。在很多年中,這位南交白羊的“姐姐”非常低調地一個人、一匹馬(若道君想象中的),從中國到印度到美國到歐洲,在中西方占星學、心理學、印度吠檀多和瑜伽等各個學派的大師身邊孜孜不倦地求取“真經”。
繼紅總是謙虛地說自己最喜歡做的角色就是老師身邊的“書童”——跟著老師學習,踐行老師的教導,并觀察他們怎么療愈他人,同時,參與并服務這個治療過程中咨訪雙方。
這次若道有幸請她開設【古典瑜伽與占星學】,因此對她進行了采訪。在第二次采訪前,正值夏至,她又跑到川滇地區去跟中醫去了,剛剛跟著中醫師們在山上采藥回來。我們就從這里聊起來。
從資深媒體人到中醫到占星
問
你走入這個自我求索的大門,就是從學中醫、對身體的關注開始的,是嗎?
答
是的,非典之后那會兒,因為電視臺的一些工作,接觸到中醫。我自己本身屬于身體較弱、元氣不足、性格偏內向的人,當時也很想學習自我保健養生等方面的知識。
因為工作的機會,接觸到一些比較好的老師,比如那時在北京中醫藥大學的晚間開放學堂聽一些學院派的老師們講《內經》《傷寒論》及醫案等,對中醫涉獵到的醫易同源有了最初一些簡單的認知;同時老師們也教授一些簡單的練習方法,如站樁、八段錦等。我一直不怎么愛動身體,只是頭腦好奇想知道中醫的六技(導引、按蹺、砭、針、灸、藥)之間的原理關系等,索性也就跟著學和跟著練。
問
那怎么又走到占星學這條跑道了?
答
起初感受到那些底蘊豐厚的中醫大家們宣講的都是中醫學背后的易理真傳、象數、醫易同源等形而上的東方哲學認知,所以慢慢就對“醫”后的“易”等玄奧的神秘學感興趣了。
在這個過程中接觸到東方的相術、河圖洛書、先后天八卦、二十八星宿、七政四余、紫微斗數、娛樂占星等等。我當時買了很多的書看。但東方神秘學入門不太容易,易學更難精,當時有很多困惑,也不知去哪能求教到整合東西方玄學的向導,只能自己看著圖文并茂的書摸索。
不過非常巧的是,2010年10月14日,大衛·瑞雷老師來到中醫藥大學開講座。那天真的很特別,是大衛老師的生日,也是他第一次來到中國開講座。大衛老師西方人的視角及西方占星邏輯下從宏觀到微觀,從歷史到現代、從心理學到人本占星學的闡述,及他對占星學的情懷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隨后2010年那個金秋開始就跟著大衛老師系統學習西方占星學。
大衛·瑞雷老師天秤座式的敞開包容,帶領中國學子走向世界占星界的舞臺,又持續引入了享譽世界的占星各流派大師們來到中國,給了中國學生更多選擇,如同星際穿越東西的彩虹橋上的大天使,至今中國的占星學子們都在深深受益著他的恩澤!
2011年秋季在上海又遇見了首次來華的斯蒂芬·弗里斯特老師,他整合進化占星學與形而上神秘學領域的體驗,上觀天文,下通地理,中知人事、人類學、社會學,縱覽宇宙自然大觀園;前知歷史,后曉哲學,橫看意識進化之光年,左享藝術,右論宗教,跨越時空多維度的應用于占星學領域的解構引起當年中國占星學子很大的震撼。
斯蒂芬老師教導我見習占星學要拓展占星圈以外的領域,同時給了我很多摩羯般的框架格局,拓展意識進化的廣博視野,及在占星學以外關于意識進化的體驗心得與方法,以及他寶貴的個人生命經驗的傳奇穿越與習得感悟等,引發我很多思考!深深感謝感念感恩這兩位占星學上的恩師的開啟與引領!
繼紅從2010年開始跟著大衛老師學習,成為若道的首屆學員,后來又跟著若道請來的各位大師學習,在早年若道的各個課程和工作坊上,總是能看到繼紅的身影。2013年,她也成為國內首屆(2013年)獲得國際占星研究協會(ISAR)認證的職業占星師。
瑜伽意識的開啟
當走上個人成長的道路,我們總會在某個路口遇見為自己穿針引線的魔法師赫爾墨斯,為我們指引下一段探索之旅。這對于星圖上有很多能量在三宮和九宮的繼紅來說尤為如此。2012年春夏之交,繼紅和其他幾位學員在大衛老師的帶領下,去往美國參加占星大會。提起那次經歷,她到現在依然充滿了興奮與感嘆。
2012年,我和若道首屆畢業的幾個同學一起跟著大衛老師去美國占星大會。會議上,你可以看見各個流派的占星師,那些你聽說過的人、你讀過他們書的人就在你的眼前,可以和他們交流,現在說起來都覺得很興奮。
會議上有很多講座。我當時英語有限,更多是用身心在感受整個場域,非常感念當年一起同行的Heather、XinXin、Felicia、Tanya等姐妹們。
當時印象至深的是,印度占星師們的演講有一些特別,因為他們可以通過許多非語言的方式,如星圖儀式、簡單的瑜伽體式、調息、冥想等練習等來交流。我還記得在一個講座中,一個印度占星師穿著印度傳統服飾,在做一些類似星圖能量開啟的儀式。他當時在現場做個案演示,是根據這個人的出生星圖做出簡短的解讀,然后用瑜伽來做結合。
我看到他用占星學和瑜伽做解讀和治療,我雖然不知道那是什么方法,但這樣的方式讓我很感興趣,就想去了解。
東方哲學的精神內核是“天人一體”,就像我們常在占星學里聽到的“天上如是,地上亦然”。占星學是了解宇宙韻律的智慧工具,但如何將它與身心療愈更好的結合在一起,太陽在金牛座的繼紅感覺印度似乎能為她提供這把鑰匙。美國占星大會后,她在同年年底短暫去往印度,由此拉開了她七八年持續不斷的印度靜修學習過程。
問
這幾年印度也在國內的身心靈圈流行起來。在印度,你和別人說你是占星師嗎?
答
在印度占星師很受歡迎和尊重,當你和普通的印度人說自己是占星師的時候,對方都立刻充滿崇敬之情。
印度的吠陀文化當中不僅有吠陀占星學,阿育吠陀醫學,瑜伽心理學(類似于超個人心理學),瑜伽哲學(印度六派哲學之一),還有瑜伽理療等可實踐的哲學,比如在大部分靜修學院,都有各個流派的占星師(來自于印度及世界各地)、阿育吠陀醫師、心理治療師(各個流派及工作趨向)、瑜伽健康理療師、順勢療法醫師,他們作為一個整體是共同工作在某一個體的不同層面的,印度文化非常包容和尊重不同領域和不同取向的工作方式。
印度的許多建筑風格都是含有明顯的瑜伽元素,星座象征,行星符號,在各個靜修學院及大機場的休息室,都有免費或收費的占星師在那里靜候為大眾提供解星圖解讀。
問
那么你在印度如何開始學習瑜伽?
答
其實,我的瑜伽學習要分為幾個階段,不僅僅在印度,后來也實踐在印度瑜伽文化傳承下的其他國家和地區。
第一個階段,是在印度傳統的靜修學院初期的浸潤式體驗,主要側重整體瑜伽哲學的理論認知。在我去剛印度的時候,是在印度北部的瑜伽圣城瑞詩凱詩,后來在向更北部幾乎靠近印中邊境的一個小村莊,在那里可以直接看到對面的西藏阿里地區。那里有座小小的靜修院是源于印巴邊境(早年印巴還是一個國家)的一個古老傳承學院,那個傳承講的瑜伽即是冥想。
瑜伽哲學有點像是我們的禪宗講參悟的一個過程,那個傳承講的瑜伽即是冥想,而參悟的過程中一些必要的身體上瑜伽體式練習,呼吸法練習都是為了更好幫助冥想者全然進入冥想狀態。
學院必修課包括每日四個小時的冥想(圣王瑜伽);兩個小時的哲學課及開示(智慧瑜伽);一個小時的唱誦(奉愛瑜伽);一個小時的體式課選修。其他時間須被分配參與到學院所有事務工作(屬于行動瑜伽或稱為業力瑜伽,從幫廚、切菜、洗碗、洗廁所、掃落葉、打掃公共區域衛生、垃圾分類、食物殘渣和著牛糞施肥、喂牛......到迎來送往世界各地來的學院和訪客從入住到離開辦理等一些行政事務等;包括服務實習在靜修學院附屬的學校、醫院診所的短期教學的工作)。
當時我是一個頭腦型的人,不太喜歡動身體,包括去做很多行動瑜伽的那些工作,都有些不太習慣也不太情愿,只是更喜歡聽那些斯瓦米(瑜伽傳承對出家老師的稱呼)講的梵我合一哲學和不二論的問答開示等。
但印度的靜修院旨在培養世界各地來訪學員身心全面體驗,從腦區(智慧瑜伽)到心區(奉愛瑜伽)到身軀(行動瑜伽)全面發展(圣王瑜伽),為此有嚴格的規定及約束,因此也不得不參與到自己不擅長,偶時還帶入些情緒或評判的那些身體等事務勞作,那對于我的Ego是個很好的修煉。
總的來看,那個小小的靜修院整體的學習生活還是很金牛座的,日出前而坐(冥想);日落而息(唱誦);每日規律的穩態的身體練習、情緒管理、頭腦覺察的各種練習,覆蓋到瑜伽四道(哲學的智慧瑜伽,心理學的奉愛瑜伽,執行力的行動瑜伽,身體功夫的圣王瑜加);整合到瑜伽五要(適當的身體體式練習,恰當的呼吸練習,必要的放松休息術練習,健康的瑜伽飲食,正念思考與冥想)。
那段學習時光讓我從古典瑜伽(廣義瑜伽)的視角去感受體驗著不同于國內瑜伽館里側重肌肉骨骼正位理療(狹義的瑜伽)的整體瑜伽。
第二個階段的學習是封閉式集中訓練開始側重專注在身體體式、呼吸法、休息術、感官收攝、冥想技術等。后來在其他傳承的不同流派的瑜伽學院開始了封閉式的系統學習。
這些流派都源于印度偉大的圣人希瓦南達大師(Sivananda)的傳承,這位出身貴族處女座圣人早年是一位行醫在印度本土及其他亞洲國家的醫生,而后在印度北部創立了神圣生命學院(DLS),整合瑜伽吠檀多中心的前身;隨后其幾位主要弟子基于他的教導分別在瑞詩凱詩、加爾各答、及遠渡重洋到達了加拿大及美國創立了國際瑜伽吠檀多中心。
在前后幾年的時間里,我分別往返于這一個傳承的幾個流派的瑜伽學院及中心系統學習。比起早期在金牛座式學院里的相對穩定的學習生活,后期的系統化的封閉式的訓練是有些軍事化強度的,需要適應摩羯座化管理的同時,更需要在學習的過程中非常處女座式的細節定位與量化定向。
那個階段每次持續至少四十天到長達四個月的學習加服務時間,從每日凌晨日出前一個小時的呼吸法練習,到日出后兩個小時的高強度的體式練習,白天三四個小時的瑜伽哲學、瑜伽心理學、瑜伽生物能量學、生理解剖學、梵文等的理論學習都是必修且閉卷考試的課程內容。在這繁重的訓練學習期間仍然會被分配到各種想象的到及想象不到的行動瑜伽的事務勞作中。
這樣的瑜伽生活讓人們更珍惜專注在當下,無暇焦慮于未來,更沒時間抑郁在過往;在瑜伽學院里也見證了一些長期心理疾患的學員在訓練有素的瑜伽生活中帶來的改變。
第三個階段是跟隨兼容并蓄于印度古典瑜伽傳承與現代人本心理學、超個人心理學、曾在印度沉寂多年修練、又再次返回到西方社會,用現代語境傳播印度古典瑜伽的西方瑜伽大師們的學習過程。
在那段往返于印度與北美的瑜伽生活中,我也接觸到了跨越東西方文化,穿越古今時空語境,從印度積淀而歸的那些充滿人文情懷的西方瑜伽大師們,他們有的是整合了印度占星與阿育吠陀自然療法;有的是執筆了現代瑜伽之父克里希那瑪查雅(Krishnamacharya) 傳承下的幾個流派其教導精髓著書(如阿斯湯加瑜伽、艾揚戈瑜伽、維尼亞薩瑜伽、心之瑜伽等);有的是穿越了從出家印度到還俗西方世界大隱于世的種種。
在參與到他們開放式的學習期間,我漸進開始感受體驗到古典瑜伽核心精神的生活方式。
這其中對我個人影響最深的就是執筆《Yoga of Heart》,印度現代瑜伽之父克里希那瑪查雅(Krishnamacharya)的嫡傳弟子Mark Whitwell(下稱馬克)瑜伽恩師走入了我的瑜伽生活。
從過去印度學院傳承派瑜伽學習,到更注重不同流派瑜伽的整合應用,從最初在恩師的精神導師克里希那穆提的故居中心的偶遇,到而后到印度在恩師的瑜伽上師克瑞斯那瑪查亞創建的邁索爾學院的嫡傳,到后來在中國相聚,馬克老師一生跟隨很多隱居的祖師級大師。 讓古典瑜伽這普世長青哲學穿越印度跨越西方再度回到東方,流淌在鄰國同樣偉大的古國。
在這位金牛座瑜伽大師如如不動,舉重若輕,全然臨在每個當下的振頻中,我直接體驗到了古典瑜伽精神的精髓,合一于宇宙之愛成為那個偉大臨在。 在馬克老師身邊,我看到老師如何將瑜伽作為一個工具開啟人們的意識進化,就像若道的大師們將占星學作為一個工具,是為了完成我們個人的探索,意識的凈化與進化,對于這點,我非常有感受。在他的身邊,全然浸潤著。
他的瑜伽教學更就像超個人心理學的課堂,關注到每個人當下,承載著每個生命個體走向未來。通過古典瑜伽的生命精華,探索從自我的小世界到我們、到關系、到外在文化、到自然大世界;從內在與外在開放覺知的視角去重塑已有的經典流派。
瑜伽不是達成體式,而是移除障礙,讓體式自然達成,清除的障礙源于今生及往生繼承家庭的、社會的、集體的、負面的、限制性的行為、習氣、業力等。
這些在我們的星圖中都能找到,清除這些二元對立反應障礙的方法就在古典瑜伽中,除障的主要方式就是要與生命和解,與生命親密無間;生命有兩個面向,就是中華智慧傳統所說的陰陽,生命的力量與接納兩個面向,二者完美相融于你的呼吸中!
——馬克.懷特威爾
在物質身體上,馬克老師會給出很多有為法無為法統整精妙,語言直接智慧又不虛無縹緲,有很多方法達成瑜伽狀態,“體式于呼吸中帶來頭腦的清明,之后的禪定自然升起”。
在情緒體上,馬克老師會引導大家,體驗自己的情緒,引導轉化悲傷的表達,進入慈悲狀態,感受到眾生的慈悲的種子,進而穿越自己的陰暗,更想把光明帶給他人,經由不斷的練習不斷的體驗穿越,心境更寬闊了。
在信念體上,馬克老師強調體式無需刻意達到某個標準,無需自慚形穢,覺得自己不夠好,通過正確的觀念,穩態強大的實修練習(呼吸+體式),自然與自己的身體本源聯結,很多限制性信念自然解鎖,即刻達到當下的狀態,轉化即而發生。
馬克老師的古典瑜伽傳承從物質身體,到情緒體,到信念體,到能量體整合,使身心合一,在自我中解決二元對立,經由自我身上實現身心合一而流淌起來,進而互動愛自己也愛他人愛世界;從而釋放表達分享傳播這份本自具足之能量。
古典瑜伽大道至簡+練習強大;無為的智慧+有為的行動方法練習;讓你不沉溺且脫離過去的限制,又不讓你沉寂對未來的外來的期待,完全安住在當下,古典瑜伽幫助人走在自己的本自具足的生命的道路上。
問
你在若道開設的課程名稱叫“古典瑜伽與占星學”。說起瑜伽,我們的大腦中立刻浮現出多個瑜伽流派的名字,還閃現出健身房瑜伽課里各種揮汗如雨的復雜體式,而古典瑜伽并不為大眾熟知。什么是古典瑜伽?是瑜伽的一個派別嗎?它和它們有什么不同?
答
狹義瑜伽/小瑜伽/現代瑜伽:瑜伽當年進入到到西方世界時,避免意識形態部分的沖突,剝離了經典,而淪為了僅僅有體式的競技體操健身雜技,只注重肉身本身的練習。
廣義瑜伽/大瑜伽/古典瑜伽:真正的內涵是天人合一,形與神俱;整合身體與呼吸,身體與心理,內在與外在,陰與陽的過程。古典瑜伽的核心是用身體的動作幫助你的呼吸;動作呼吸合二為一;體式,呼吸,冥想,是自然發生的;如同雙魚座的母魚是本源的靈魂世界,與小魚顯化在塵世物質世界,中間的臍帶的聯結合一即古典瑜伽/大瑜伽YOGA。
坊間對瑜伽的認知,就像嚴肅占星和大眾的星座熱一樣,比如白羊座人會怎樣,雙魚座人會怎樣等等。這種標簽式的定格,也是瑜伽傳到西方世界的過程。瑜伽初到西方時,需要避開意識形態領域的沖突才能傳播開來,于是早期瑜伽士們就剝離了瑜伽中的經典部分,留有被西方人更看重的高難體式、如競技體操一樣甚至像是雜技的動作。
這些形而下的物質身體的練習,確實給西方人帶來體能上更陽剛的陽性力量,而瑜伽形而上的哲學部分在早年并沒有被西方人領悟到。
直到那些遠渡重洋的印度瑜伽士們在當地文化中可以果腹和生存下來后,他們高難體式、呼吸法和冥想狀態中腦波的狀態,令科學邏輯思維強大的西方人大開眼界。
西方科學界和心理學界研究發現冥想和呼吸會產生腦波和情緒體的變化,在這個基礎上,這些被當成實驗研究對象的瑜伽士們得到了相應的物質回報,在物質基礎上平穩后才真正開始在西方世界建立道場,進行瑜伽心理學、瑜伽哲學、印度經典精髓的傳播。這也是整合出世與入世法則很好的體現。
瑜伽是合一的過程,古典瑜伽的核心也是那個哲學命題,了知我是誰,是通過控制呼吸來調整身體的正位與內穩態(HomeStasis);進而控制心率變異性(HRV);從而使腦波更精微,頭腦即清明;身體、頭腦、心率通過呼吸達到內穩態從而合一;進而了悟到”我不是我的身體,我不是我的情緒,我不是我的念頭,我是誰?我是這個宇宙至美存在的化身......
身體是可見的有形層面,控制相對容易,心識是無形層面,控制更難。從身體到想法到源頭,瑜伽體式不是肢體運動,是為了打開氣通道,讓氣很好的在身體流通。這就是古典瑜伽的內在之道路。
若把瑜伽比作一棵生長千年的樹,那么古典瑜伽就是它的樹干、它的營養之根,我們通過古典瑜伽的哲學體系,再配合簡單易行的呼吸法及身體練習,可以讓我們從物理身體上、能量體、心智體上、甚至到靈魂體上能直接感受體驗到宇宙法則及其影響。
古典瑜伽的精髓被現代瑜伽之父——克里希那瑪查雅(Krishnamacharya)總結在《瑜伽之心(HOY)中。古典瑜伽并不是一個流派,而是它把瑜伽核心的東西提煉出來,然后安住在各個流派。它不要求改變你的傳統、信仰和流派,而是把呼吸和內在感受整合在一起、運用在各流派瑜伽中。
古典瑜伽的核心里,另外一個重點是瑜伽療愈,這是三位一體的多組關系流動的過程,如同存在人本主義心理學一樣,強調的并非某個流派和技法治療了人,而是以人為中心+積極的關注+關系療愈=改變即發生。
這樣背景下的治療 療效取決于三方面,一是如同心理學的咨訪關系中(咨詢師/治療師/瑜伽老師與來訪者/當事人/學生)雙方的信任關系這一容器;二是咨詢師/瑜伽老師在咨訪關系中的抱持及老師自我意識進化度;三是來訪者/當事人/學生的被支持性的存在與自由的敞開度。其療愈過程最終在學生的身體、能量體、心智體中自我穿越中完形,繼而喚醒自我內在的本自具足的光明本性,內在真我與宇宙本源聯結合一。
在這一療愈過程中,占星學如同精神分析、認知行為心理學一樣是可以更好的理解人的方法和工具;若能再結合瑜伽心理學這些偏存人本主義、完形的這個治療過程,進而超越個體的局限,以達到自我實現、自我奉獻的后人本、超個人的、整合身心與宇宙大系統的治療趨向,從我到我們,從雙魚的小魚到母魚,從小瑜伽到大瑜伽......
成長之路
在這幾年的瑜伽學習期間,繼紅成為國際瑜伽吠檀多中心(ISYVC)認證瑜伽健康教育咨詢師、古典瑜伽之心(HOY)全球認證嫡傳導師。
從2013開始,她每年都會去印度2-3次,每次在靜修院里停留2-3個月。后來,往返于印度與北美的瑜伽靜修院,她也在靜修院開始分享在若道學習的占星學及教授古典瑜伽。印度的靜修院里有從世界各地去的治療師,在這個過程中,她不但有機會觀察老師們是如何將不同領域的治療方法融合在一起工作的,還通過這些不同工作趨向的治療師們了解到其背后的治療流派。
個人成長之路需要通過不斷的學習與積累,這些年間,繼紅不僅持續師從并受益于若道各流派占星學大師的教導,跟隨印度的瑜伽大師們學習,還跟隨超個人心理學流派的療愈大師進行學習。
早期對她啟蒙的是一對低調的歐洲超個人心理學治療師R.C.夫婦,她曾往返于印度、香港、歐洲去拜訪并跟隨他們,開始是為了治療自己,后面是跟診,他們水瓶座般遠距離的低調的人類大愛從軀體治療到心靈開啟,從人本到內觀,深深流淌在她的心田。
對她影響至深的另一位重要恩師是德國心理學界德高望重的整合心理學家Heinrich Breuer,這位天蝎座的深度治療師如禪師一樣給了她直指心性的“點穴”,一如既往的慈愛的關注、睿智嚴謹的督導、悠揚的日耳曼小調、承載著她這些年來涕淚縱橫、酣暢淋漓、喜悅自在的由內而外的轉變。此外,Heinrich老師還引薦了在德國將心理治療和占星治療整合得很好的老師來教學分享這兩個領域整合治療的經驗。